为积极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样化需求的号召,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根据《新疆师范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新师校发〔2024〕54号)的相关要求,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特制定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方案。
一、转专业工作小组
组长:齐向伟
成员:李勇、艾克白尔·艾尔肯、刘战东、赵新元、曹卫、张雪
联系人:肖克来提·阿帕尔
工作职责: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转专业方案的制定、组织并监督转专业工作的实施、审批学生转专业申请及安排转专业考核等工作内容。
二、基本条件
1.适用于本科一年级、二年级在籍在校全日制学生。
2.在校期间无不及格课程记录,具备良好的数学与英语基础,同时对计算机科学有浓厚兴趣及一定基础。
3.在校期间无违纪记录,且符合《新疆师范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中的相关规定。
4.按照学校相关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允许转专业:
(1)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如定向生、特培生等;
(2)艺体类专业与普通类专业互转的;
(3)身体条件不符合申请转入专业体检标准的;
(4)入学未满一学期的;
(5)正在休学、保留学籍或已进入退学处理程序的;
(6)其他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
三、接收计划
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学院教学资源配置情况、专业布局和发展规划,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各专业计划接收转专业学生人数为各专业招生计划数的10%。具体分配如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划接收8人,软件工程专业计划接收16人,网络工程专业计划接收8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计划接收8人。
四、考核内容
1. 学术基础。重点考察学生在原专业已修读课程的成绩,特别是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相关的数学、英语及基础课程。通过计算机学科基础考试,进一步评估其学术基础和学习能力。
2. 专业兴趣与潜能。通过申请材料、个人陈述及面试表现,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的兴趣程度、自学能力及未来发展规划。
3. 综合素质。结合学生的科研成果、竞赛参与、社会实践等经历,评估其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沟通表达能力。
4. 专业适应性。针对跨学院转入的学生,特别评估其对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认知和技能,以及与拟转入专业的匹配度。
五、考核方式
1. 材料初审。对申请转专业学生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主要检查学生是否符合转专业的基本条件,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通过初审的学生将进入笔试和面试考核环节。
2. 笔试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形式,科目为《C语言程序设计》。笔试内容侧重考察学生的编程基础知识及逻辑思维能力。笔试评分采用百分制,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的学生将进入面试考核环节。
3. 面试考核。面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面试小组由专业教师、学院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结合学生的科研成果、竞赛经历、已修读课程成绩等其他相关因素,深入评估学生的专业兴趣、专长、综合素质及与拟转入专业的匹配度。对于跨学院转入的大二年级学生,面试还将特别评估其是否有必要降级转入,并明确其需补修的相关专业课程。
4. 综合评分。学生最终的综合评分由笔试与面试成绩共同构成,其中笔试成绩占比30%,面试成绩占比70%。综合评分需达到60分以上,此评分将作为学院决定是否接纳学生转入拟申请专业的主要依据,以确保转专业过程的公平、公正与科学性。
六、考核安排
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转专业申请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已修读课程成绩单、科研成果及竞赛获奖证书等。学院将对材料进行初审,并公布通过初审的学生名单及考核安排。
2. 笔试和面试的考核时间、地点由学院统一安排,并提前通知学生。
七、结果公示
学院将对通过考核的学生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学院将拟转入学生名单报送学校。
八、纪律要求
学院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考核,认真选拔,接受师生监督。对转专业中的违规行为及涉嫌违纪行为,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人员及部门责任,并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相关规定,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情节严重者,将按管理权限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对有违规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取消其转专业资格,并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九、咨询方式
时 间:2025年1月10日-3月5日(工作日)
联系人:肖克来提老师
地 点:昆仑校区国教楼507办公室
电 话:0991-4332334